時間:2018-04-07 12:10來源:中國直升機網(wǎng) 作者:中國直升機
|
他透露,“如果可能,我們希望能建立一個培訓學校,比如說院前的很多流程,院內(nèi)的比如說需要哪些設備,怎么樣去搶救,怎么去及時響應,都希望做成標準化流程,這樣大家在機上救援時,才能都達成一致。”
商保介入或可解決航空救援昂貴難題
航空醫(yī)療救援其實說新不新,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及去年的九寨溝地震的救援環(huán)節(jié)中,航空救援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但對于百姓來說,航空醫(yī)療救援意味著一個字“貴”,是一種可望不可及的救助方式,而這種非平民化的業(yè)態(tài),也使得航空救援這一能惠及百姓的項目遲遲沒有“落入凡間”。
慕尼黑大學急救醫(yī)學工作組董事會成員Dr.ErwinStolpe介紹,在德國每一個雇員和工作人員是有一個必須強制性的空中急救保險,這個保險也包括他們的家庭成員。
北京市紅十字會999急救中心院長田振彪透露,目前在中國救援費用,全部是企業(yè)、通航公司自己承擔,這也是老百姓對于航空救援認知這么貴的原因。所以北京市紅十字會也與保險行業(yè)做了大量的接觸,推出了一系列與航空救援相關的保險險種,想讓每個老百姓都可以享受到航空救援及其他的保障。
![]() 在他看來,社保和商保結合的過程中,政府的社保必然要拿出一部分解決目前這個問題,但如何解決還在研討當中。
“我們?nèi)ツ贽D運了十幾例,過去在多少年才轉運多少例,逐漸成為垂直上升的發(fā)展趨勢,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問題,F(xiàn)在飛行一次可能需要幾萬、十幾萬,老百姓能接受多少呢,其實做調(diào)查,比如說河北、北京、天津飛行一次幾千塊錢,其實老百姓都是可以接受的。”
他坦言,未來的航空醫(yī)療救援費用就是幾千塊錢一次,而且還沒有保險的情況下,老百姓越來越多了解,業(yè)態(tài)進入一個良性循環(huán)過程,問題就可以全部解決了。來源:飛行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