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12 15:50來源:航空物語 作者:中國直升機
|
12分鐘的航程基本與下龍灣的游船行駛路線類似,從團洲島起飛后,沿水道飛到季托夫島附近,然后掉頭,沿著偏北一些的路線返回。 同行小伙伴用運動軟件記錄下的運動軌跡 幾分鐘后直升機進入水道。為了方便觀景,直升機只是稍微比一旁的山峰高出一些,乘客能感覺到強烈的動感,同時也收獲比乘船觀光更寬廣更立體的視野,這正是空中游覽的魅力所在。 無論“海上桂林”下龍灣,還是真正的桂林,以及其它石灰?guī)r山區(qū),奇峰怪石的成因都是類似的。簡單理解,很久以前這里并沒有山峰,只有巨大巖石。在風雨流水等外部作用下,巖體逐漸被侵蝕切割,出現(xiàn)裂縫;裂縫逐漸擴大,成為峽谷;再進一步發(fā)展,侵蝕較輕的部分就成為山峰,而侵蝕較多的部分就成為平地或者沒入海底,變成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山成林、峰成簇”景色。據(jù)推算,下龍灣的這一地質過程已經(jīng)進行了2000萬年。 2000萬年太長,不過對于我們中國人,這些峽灣在近代有著特殊的意義。上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越南與美國進行了10年的慘烈戰(zhàn)爭,最終取得勝利,統(tǒng)一了全國,而中國作為越南的盟友,曾經(jīng)給予后者無私援助。很多援越物資就是從中國廣西沿海出發(fā),由下龍灣一帶的山峰掩護登陸,以躲避美國飛機轟炸。在這一過程當中,中越軍民付出了巨大犧牲。直到今天,下龍灣仍有部分區(qū)域疑似存在當年遺留的美國水雷,不太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