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6-01 21:40來源:輕航之家 作者:中國直升機
| 起飛后的500英尺是最關鍵的時期,從相對明亮的機場過渡到完全黑暗,夜間起飛通常應采取“高度優(yōu)于速度”策略,來確保直升機更快地爬升,脫離地面障礙物。 巡航時,為了獲得更高的安全余度,建議巡航高度略高于平時的選擇。這樣做有三個原因; 首先,更高的高度保證與障礙物間有更大的空間,尤其是那些夜間很難看到的障礙物,如高壓電線和未被照亮的桿塔。 第二,在發(fā)動機故障時,有更多的時間來建立著陸,更大的滑翔距離也保證著陸時有更多的選擇。 第三,提高無線電接收距離,特別是如果使用無線電導航時。 在做飛行計劃時,建議飛行路徑通過有燈光的區(qū)域,如城鎮(zhèn)或高速公路,這樣在出現(xiàn)特情時有更多的選擇,導航也更容易。 飛行過程中,地表反光性差的障礙物,如電線和小樹枝,很難被看到。定位線纜的最佳方法是通過尋找線纜的支持結構,如線纜桿塔,在低高度飛行時確保從線纜的支持結構上方通過。夜航前,機組人員也應查閱記錄有關線纜位置的最新航圖或地圖。 當夜間迫降時,跟晝間程序一樣,并且在近地階段盡量開啟著陸燈以避免迫降路徑附近的障礙物。 飛行員夜航進近著陸時,相比晝間,有下滑線偏低的傾向。這是潛在的危險,因為有更大的幾率撞到低空障礙物,如電線或柵欄。一種很好的做法是夜航時是下劃線偏高一點來躲避障礙物,時刻監(jiān)視高度和下降率。另外,夜航時,飛行員也傾向于過多地關注降落區(qū)域而忽視速度,如果丟失了太多的速度,可能導致進入渦環(huán)狀態(tài),所以進近著陸時應注意監(jiān)控并保持好飛行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