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22 11:09來源:藍天飛行翻譯公司 作者:民航翻譯 點擊:次
To view this page ensure that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0.124 or greater is installed. (iv)個人漂浮裝置的穿戴、使用和充氣(如適用); (v)水上迫降(如適用),至少包括駕駛艙的準備工作和程序、 機組的協(xié)調配合、對旅客的簡要說明和客艙的準備工作、救生衣的穿戴和充氣、救生繩的使用、組織旅客和機組登上救生筏或者滑梯救生筏; (vi)從飛機(或者訓練設施)上取出每種型號的救生筏并充氣 (如適用); (vii)將每種型號的滑梯救生筏從一艙門轉移到另一艙門; (viii)將每種型號的滑梯救生筏展開、充氣和從飛機或者訓練設施上脫開; (ix)應急撤離,包括機組的準備工作和程序、滑梯的使用。 (d)在7600米(25000英尺)以上高度的飛行中服務的機組成員,應當接受下列內容的教育: (1)呼吸原理; (2)生理組織缺氧; (3)高空不供氧情況下的有知覺持續(xù)時間; (4)氣體膨脹; (5)氣泡的形成; (6)減壓的物理現象和事件。 第121.421條機組成員和飛行簽派員的差異訓練 (a)機組成員和飛行簽派員的差異訓練,至少應當包括適用于其所擔負的任務與職責的下列內容和時間: (1)講授該飛機初始地面訓練所要求的每一相應科目或者其一部分的差異; (2)進行該飛機初始飛行訓練所要求的每一相應動作或者程序的差異飛行訓練; (3)局方認為對于該飛機、該運行、該機組成員或者飛行簽派員所必需的地面和飛行訓練計劃小時數。 (b)某一具體型別飛機的所有改型的差異訓練,可以包括在該飛機的新雇員訓練、初始訓練、轉機型訓練、升級訓練和定期復訓中。 第121.422條機組成員的保安訓練 合格證持有人應當制定供機組成員使用的保安訓練大綱,并經局方批準后按照該大綱實施訓練。該訓練大綱應當根據國家以及民航保衛(wèi)部門不同時期的具體要求、國內外形勢變化以及運行區(qū)域和特點等情況及時進行更新和修訂。機組成員的保安訓練大綱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a)事件嚴重性的確定; (b)機組成員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協(xié)調; (c)恰當的自我防衛(wèi); (d)經批準供機組成員使用的非致命性保護器具的使用方法; (e)了解恐怖分子的行為,以使機組成員有能力應對劫機者的行為和乘客的反應; (f)針對不同威脅情況的真實場景演練; (g)用于保護飛機的駕駛艙程序; (h)飛機的搜查程序和最低風險爆炸區(qū)的指南。 第121.423條駕駛員、飛行機械員的初始、轉機型地面訓練和駕駛員的升級地面訓練 (a)駕駛員、飛行機械員的初始、轉機型地面訓練和駕駛員的升級地面訓練,至少應當講授適用于其指定職位的下列內容: (1)一般科目,包括下列內容: (i)合格證持有人的簽派或者放行程序; (ii)確定重量與平衡、起飛與著陸跑道限制的基本原則與方法; (iii)足夠的氣象學內容,以保證掌握有關天氣現象的實用知識,包括鋒面系統(tǒng)、結冰、霧、雷暴及各種高空氣象情況的原理; (iv)空中交通管制系統(tǒng)、程序和用語; (v)導航和導航設備的使用,包括儀表進近程序; (vi)正常和應急通信程序; (vii)下降到決斷高度 (DA)/決斷高 (DH)或者最低下降高度 (MDA)/最低下降高(MDH)之前,以及在其后下降過程中的目視參考; (viii)對于噴氣飛機,噴氣發(fā)動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特點,高速空氣動力學和現代大型客機的操縱特性,包括噴氣飛機失速、飄擺原理及其改出方法; (ix)機組資源管理; (x)確保其勝任工作所必需講授的其他內容。 (2)對于每一飛機型別,應講授下列內容: (i)一般介紹; (ii)性能特征; (iii)發(fā)動機和螺旋槳; (iv)主要部件; (v)飛機主要系統(tǒng)(如飛行操縱、電氣、液壓)和其他有關的系統(tǒng); (vi)正常、非正常和應急操作的原則以及相應的程序和限制; (vii)識別和避開危險天氣的程序,包括意外遭遇危險天氣時 (包括低空風切變)從中脫離的程序,以及進入或者靠近雷暴(包括最佳穿越高度)、顛簸(包括晴空顛簸)、結冰、冰雹和其他危險天氣環(huán)境時的操作程序; (viii)使用限制; (ix)燃油消耗和巡航控制; (x)飛行的計劃; (xi)每一正常和應急程序; (xii)經批準的飛機飛行手冊。 (b)駕駛員和飛行機械員的初始地面訓練,除經批準按照第 121.405條的規(guī)定予以減少外,其計劃小時數應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對于組類Ⅰ飛機,至少具有下列計劃小時數: (i)以活塞式發(fā)動機為動力的,64小時; (ii)以渦輪螺旋槳發(fā)動機為動力的,80小時。 (2)對于組類Ⅱ飛機,至少具有120小時。 第121.429條客艙乘務員的初始和轉機型地面訓練 (a)客艙乘務員的初始和轉機型地面訓練應當至少講授下列內容: (1)一般科目,包括下列內容: (i)機長的職權和客艙乘務員的職責; (ii)旅客的管理,包括遇有精神錯亂或者其他具有危及安全舉動的人時所應遵循的程序; (iii)機組資源管理訓練。 (2)對于每一飛機型別,講授的內容應當包括下列項目: (i)飛機的一般介紹,著重介紹影響水上迫降、撤離、空中應急程序及其他有關任務的物理特征; (ii)機內廣播系統(tǒng)和與其他飛行機組成員聯(lián)絡的設備的使用,包括遇到試圖劫持飛機或者其他非正常情況時的應急處置方法; (iii)廚房電器設備和客艙加溫、通風控制裝置的正確使用。 (b)客艙乘務員的初始和轉機型地面訓練,應當包括資格檢查,以確定其完成指定任務和職責的能力。 (c)客艙乘務員的初始地面訓練,除經批準按照本規(guī)則第 121.405條予以減少外,其計劃小時數應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對于組類Ⅰ飛機,至少具有32小時。 (2)對于組類Ⅱ飛機,至少具有48小時。 第121.431條飛行簽派員的初始和轉機型地面訓練 (a)飛行簽派員的初始和轉機型地面訓練應當至少講授下列內容: (1)一般科目,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i)通信系統(tǒng)的使用,包括這些系統(tǒng)的特性和相應的正常、應急程序; (ii)氣象學,包括各種類型的氣象信息和預報,氣象資料的分析(包括航路與終端區(qū)的氣溫和其他天氣條件的預報),鋒面系統(tǒng), 風的條件,以及各種高度的氣象實況圖和預報圖的使用; (iii)航行通告系統(tǒng); (iv)導航設備及其公布資料; (v)飛行簽派員與駕駛員的共同責任; (vi)有關機場的特征; (vii)盛行的天氣現象和可以供使用的氣象資料來源; (viii)空中交通管制和儀表進近程序; (ix)簽派員資源管理訓練。 (2)對于每一架飛機,講授的內容應當包括下列項目: (i)飛機的一般介紹,著重于運行特性與性能特性、導航設備、 儀表進近與通信設備、應急設備與使用程序、最低設備清單以及其他與飛行簽派員任務和職責有關的課題; (ii)飛行操作程序,包括本規(guī)則第121.423條(a)款第(2)項第 (vi)目規(guī)定的程序; (iii)重量與平衡的計算; (iv)飛機性能簽派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v)飛行的計劃,包括航路選擇、飛行時間分析及燃油要求; (vi)應急程序。 (3)在訓練過程中應當強調應急程序,包括在飛機遇危險時,向有關政府部門和單位發(fā)出緊急通報,以給予該飛機最大限度的幫助。 (b)飛行簽派員的初始和轉機型地面訓練,應當包括由有關主管人員或者地面教員對其進行的資格檢查,以驗證其在本條(a) 款規(guī)定科目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